《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鑒賞
⑿1916年春,南方各省為反對袁世凱,紛紛宣布獨立。天問:即郭厚庵:作者友人。
⒀班生:指東漢班超。他曾投筆從戎,到西域去為國立功。這里用班生來指作者的朋友天問,問他這次投筆參軍以后心情如何,夙愿能否順利實現。日已曛:日落黃昏,指祖國在軍閥統治下前途暗淡。
⒁屈子:指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當時他曾被朝廷趕走,離開國都。這里借來說明作者自己抱著愛國之心,出國時對祖國的危亡不勝哀痛。靖氛:指平定戰亂。岳家軍:南宋岳飛統率的抗金軍隊英勇善戰,當時人贊美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是說,可惜當時在討袁戰爭中,還缺少像岳家軍那樣強大堅定的武裝力量。言下含有對友人的殷切期望。
⒂風塵河北:這是說北方已有戰事,自己已經和朋友們音訊斷絕。戎馬:猶兵馬。羽檄:軍書。這是說江南的軍事活動正在開展,消息紛紛傳來。
⒃劫后話:劫,劫難,指當時袁世凱竊國所造成的災難。劫后話,指將來戰后碰見時的談話,談到當時戰亂,無限傷心。連天烽火獨思君:指在戰火遍地的情況下懷念友人,希望友人有所作為。烽火,戰火。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