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象之夜飲之什
宋代:韓維
淫陰泄為雨,十日瀉不停。
蓬蒿長四壁,濁潦流縱橫。
嗷嗷鶴群游,閣閣蛙亂鳴。
端居積幽抱,沈郁久未平。
是時俯幾望,月魄向已盈。
浮云失四顧,孤輪午亭亭。
微風(fēng)濯炎熱,衣巾凜馀清。
起我不暇懶,超遙步前庭。
煩憂忽以去,曠如出幽囹。
顧謂汝妻子,速具煎炮烹。
同里四五人,予期得邀迎。
隨時具蔬果,饤饾甘與青。
雖無水陸珍,亦足侑杯觥。
所期在乘興,豈問多品名。
諸君于我厚,匪貌實以情。
從容談笑間,蕩不見府城。
肴來必虛反,觴至無留行。
豈惟清言勝,或以善謔并。
高風(fēng)揖巢許,曠論齊殤彭。
不知軒冕貴,直以道義榮。
置身豈非德,撫事臨惹驚。
上天作陰沴,降水災(zāi)吾氓。
芒芒郊野外,浩若翻滄溟。
垣廬隨波盡,稼穡安有成。
所聞此害廣,郡國多所更。
吾群急病民,定見寬稅征。
囷廩無蓋藏,何以活鰥{左女右上旬下子}。
我曾不足恤,方以口腹?fàn)I。
念始昔從學(xué),潛心于六經(jīng)。
頗知圣人道,要在及蒼生。
胡為取自足,而不惟其贏。
頑然度歲月,如蛙守坳泓。
中而復(fù)自思,此其義所寧。
圣朝盛搜拔,列位羅群英。
晨興朝國門,冠蓋多于星。
旦材必夔稷,抗議皆顛閎。
雙鳧與乘雁,未足關(guān)重輕。
奈何不自量,欲以愚自呈。
退之亦有云,其猶進狶苓。
不如且飲酒,茲事未易評。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