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diǎn)絳唇·峴首亭空》鑒賞
【注釋】:
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這首詞是送人歸襄陽之作 。襄陽為古代軍事重鎮(zhèn) ,歷代文人墨客多有吟詠,故此詞多用有關(guān)襄陽的典故。
起首兩句 ,系用晉代名將羊祜鎮(zhèn)守襄陽的故事。峴山,一名峴首山,在襄陽城南,為游賞勝地。關(guān)于羊祜《晉書·羊祜傳》記述如下,祜性愛山水,每遇佳日,必登臨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后“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 ,歲時(shí)饗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預(yù)因名為墮淚碑”。故李白詩云 :“峴山臨漢江,水綠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襄陽曲四首》其三)峴山上建有峴山亭,一名峴首亭。宋神宗熙寧元年,史中輝守襄陽,第二年“因亭之舊廣而新之 ”,熙寧三年十月,歐陽修為作《峴山亭記》云 :“山故有亭,世傳以為叔子(羊祜字)之所游止也。接下來兩句,用山簡故事。晉永嘉三年,山簡鎮(zhèn)襄陽,當(dāng)時(shí)四方寇亂,天下分崩,五威不振,朝野危懼。“簡優(yōu)游卒歲,唯酒是耽。”(《晉書·山簡傳 》)《 世說新語·任誕》亦云 :“山季倫(簡字)為荊州,時(shí)出酣暢,人為之歌曰 :‘山公時(shí)一醉,徑造高陽池。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高陽池在峴山南 。故李白《襄陽歌》云:“笑殺山公醉似泥 。”末句“ 且伴山翁醉”,亦有韋莊《春暮》詩“不學(xué)山公醉 ,將何自解頤 ”之意 。因用典巧妙,“宦游如寄”等句中流露出的末世情懷,隱然有了作者自況的意味。北宋末年,外患頻仍,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作者晚年仕宦頗不如意,屢遭貶謫。
詞的下片就思念者說。因好友韓濟(jì)之歸襄陽,作者即擬思婦口吻而戲贈(zèng)之。下片前兩句用“喪佩”和鮫人之典。李善注引《韓詩內(nèi)傳》:“鄭交甫遵彼漢皋臺(tái)下 ,遇二女 ,與言曰:‘愿請子之佩。’二女與交甫 。交甫受而懷之 ,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 。回顧二女,亦即亡矣。”漢皋臺(tái),即漢皋山,一名萬山,在襄陽城西,北臨漢江。神女解佩處,后名解佩渚 ,是漢江中的一個(gè)沙洲。孟浩然《萬山潭作》所云“ 游女昔解佩,傳聞?dòng)诖松健保粗复?。鮫人,是神話傳說中居于海底的怪人 。《博物志 》卷二云:“ 南海水有鮫人 ,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詞中借韓妻口吻寄語水居之人,勿解佩誘我丈夫。下面三句再申思夫之意,將對丈夫的深切思念織入錦字回文詩以寄 ,用的是竇滔妻蘇蕙的故事 。據(jù)《 侍兒小名錄》載《璇璣圖敘》云:“前秦安南將軍竇滔,有寵姬趙陽臺(tái),歌舞之妙,無出其右 。”而其妻“蘇氏(即蘇蕙)年二十一,滔鎮(zhèn)襄陽,與陽臺(tái)之任,絕蘇氏之音問;蘇悔恨自傷,因織錦回文,題詩二百余首,計(jì)八百余字,縱橫反覆,皆為文章,名曰《璇璣圖》。遣蒼頭赍至襄陽,滔覽錦字,感其妙絕,因送陽臺(tái)之關(guān)中,而具車從迎蘇氏,恩好愈重。”“暈紅縈翠 ”,寫得活色活香與其《堞戀花·長春花》詞的“暈粉揉綿”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詞受江西詩派影響,連用四個(gè)典故,句句不離襄陽,不但每個(gè)典故都用得巧妙貼切,而且增加了小詞的意義含量。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履道,號初寮。中山陽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時(shí)曾從師蘇軾、晁說之。晁教以為學(xué)當(dāng)謹(jǐn)初,故牓其室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進(jìn)士。徽宗時(shí)歷任翰林學(xué)士、尚書右丞。以諂事宦官梁師成、交結(jié)蔡攸獲進(jìn),又附和宦官童貫、大臣王黼,贊成復(fù)燕山之議,出鎮(zhèn)燕山府。后又任建雄軍節(jié)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貶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內(nèi)徙道州,復(fù)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