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與注釋
注釋:
①拘留:關押。稽首:古代跪拜禮。垂哀:乞憐求饒。敵仇:即仇敵,這里指金國。爭禁:即怎禁,如何經得起的意思。
②厥父:指洪邁的父親洪皓。無謀:形容洪皓在金國束手無策的樣子。厥子:指洪邁。
譯文:
洪邁出使金國被關押三日,就向敵人跪拜乞哀。一天的饑餓都忍受不住,就屈服了,實在可恥!漢代的蘇武在匈奴十九個春秋又是怎樣堅持過來的呢!
他的父親當初被扣在金國一籌莫展,又怎能指望洪邁能為國解憂呢?可是他出使歸來還要吹牛,夸耀自己的辯才,真是蠢鈍如牛。他這種人是一得到機會就喜歡搖頭擺尾。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鑒賞
【注釋】:
這是一首頗具諷刺意味的小詞。作者用犀利的筆觸,活畫出洪邁出使金國喪志辱節的丑態,宛然一幅絕妙的諷刺漫畫。
宋高宗三十二年(1162)春,金主雍登位。三月,宋高宗擬遣使赴金 ,洪邁慨然請行。此次奉使金國,洪邁原想堅持宋室南逃之前宋朝對待金國的禮節,所以他在給金主所上的國書中決不自稱為“陪臣”。(諸侯見天子自稱“臣”,其隨行大臣自稱“陪臣” )到金都之后 ,金人說他所上的國書“不如式”,讓他將國書中的自稱改為“ 陪臣”,并讓他按南宋以來宋金之間屈辱之禮來朝見金主 。“邁初執不可,既而金鎖使館 ,自旦至暮 ,水漿不進,三日乃得見。⋯⋯七月,邁回朝,則孝宗已即位矣。殿中侍御史張震以邁使金辱命 ,論罷之”(見《宋史·洪邁傳》)。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曰:“景盧(洪邁字景盧)素有風疾,頭常微掉 ,時人為之語曰:‘一日之饑禁不得,蘇武當時十九秋。傳與天朝洪奉使,好掉頭時不掉頭。’”
這就是此詞的時代背景。
詞的上片寫洪邁使金辱命。開篇兩句寥寥十二個字,便將洪邁在金主面前“稽首垂哀”的卑躬屈膝相勾畫得形象兼備。接著又以漢朝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的蘇軾與之作一鮮明的對比。蘇武曾被匈奴單于逼降,“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窯中,絕不飲食。
天雨雪,武臥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漢書·李廣蘇建傳 》)。 蘇武后被徙北海牧羊,杖節不屈,始終堅持民族氣節。而洪邁呢,卻是“一日忍饑猶不耐” !無怪乎作者對他嗤之以鼻“堪羞!”
下片描寫洪邁南歸后于當朝夸喬的丑態。首二句用類推法 ,“厥父既無謀,厥子安能解國憂?”這兩句由洪邁使金受辱而聯想到洪邁的父親洪皓使金被扣之事。但是 ,洪皓使金被扣留十數年,仍忠貞不屈,還向南宋密送情報,并作為愛國詞章為證。可惜,洪邁就沒有乃父的骨氣了。“萬里歸來奈舌辨”,洪邁萬里歸來,不為自己的丑行感到“堪羞”自愧,反而在南宋吏民面前搖頭晃腦,趾高氣揚,夸說自己在金國如何能言善辨。真是不知“羞恥”二字為何物也,自作聰明的人,其實是最愚蠢的。作者斥之為“村牛”,竟即蠢貨,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文學中運用諷刺手法,往往突出其諷刺對象的矛盾所在或可笑之處,使其無可隱蔽。這首詞正是如此。
詞的上片,洪邁是一副“稽首垂哀告敵仇”的卑躬曲膝相,下片卻又是副“歸來夸舌辨”、“好擺頭時便擺頭”的趾高氣揚的樣子。一個洪邁,兩副面孔,自相矛盾,丑態畢露。洪邁素有風疾,頭常微掉。作者抓住他“好擺頭”的毛病予以辛辣諷刺。本來,在“敵仇”面前 ,應該“擺頭”,而洪邁卻不“擺頭”而是“稽首”;出使歸來 ,洪邁本應低頭認罪 ,但他卻“擺”起“頭”來。實乃可笑之至!再與其“夸舌辨”巧相配合,更使之欲蓋彌彰,反成自我諷刺,進一步增強了作品的諷刺效果。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賞析
洪邁在宋高宗末年出使金國。他剛到那里時,頗能表現一點堂堂使臣的氣派,不肯低聲下氣,要求用平等的禮節與金主相見。可是,金人蠻橫地把他關在使館之中,從早到晚不供給一點食物。就這么輕輕一壓,洪邁就這樣關了三日才見到金國的君主。金大都督懷中提議將洪邁扣留,因左丞相張浩認為不可以,乃遣還。本詞開頭兩句所說的就是這個故事。“拘留”即關押。“稽首”就是磕頭。“垂哀”就是乞憐求饒。“敵仇”,即仇敵,這里指金國。
頭兩句畫出了洪邁的丑態,下面三句便諷刺他道:一天的饑餓都忍受不住,就屈服了,實在可恥!漢代的蘇武在匈奴十九個春秋又是怎樣堅持過來的呢!“爭禁”,即怎禁,如何經得起的意思。蘇武是漢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一個使臣,匈奴單于逼他投降,他不肯,被流放在北海牧羊,餐風宿露,受盡折磨,始終不屈服,堅持斗爭了十九年,后來終于回到長安。蘇武成為堅持民族氣節、不辱使命的光輝典型,所以這首詞拿他來與屈辱的洪邁對比。兩相對照,軟骨頭的洪邁不就顯得更可恥了嗎?
詞的下片進一步對洪邁回國后的裝腔作勢進行揭露和諷刺。
下片的意思是說:洪邁的老子當初被扣在金國一籌莫展,又怎能指望洪邁能為國解憂呢?可是他出使歸來還要吹牛,夸耀自己的辯才,真是個不要臉的蠢家伙。他這種人是一得到機會就喜歡搖頭擺尾,裝腔作勢的。
“厥父”即“其父”,指洪邁的父親洪皓。他也曾出使金國而被扣留,在那里呆了十五年才被放回。“無謀”是形容洪皓在金國束手無策的樣子。“厥子”即“其子”,指洪邁。這兩句的意思是:老子尚且無用,兒子又哪里能夠為國解憂?“村牛”,也就是“蠢貨”、“笨蛋”的意思。“好擺頭時便擺頭”,是說洪邁得著機會就喜歡搖頭擺尾。
這首詞的諷刺意味是很強的。因為它揭露的不僅是洪邁一個人。在南宋朝廷中,象他這樣在敵人面前膽小如鼠、而對人民卻威風如虎的官員,又何止洪邁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