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鞏提干見賀浙東總?cè)?/h3>
宋代:姜特立
黜陟何嘗取耳邊,旋栽花木學(xué)平泉。
二年竊食祠官冷,一日頒恩寶篆鮮。
閫寄暫居油幕副,朋從遙憶竹林賢。
詩筒從此長來往,應(yīng)有人編唱和篇。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bǔ)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jiān);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xiàn)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fù)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yuǎn)軍節(jié)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xù)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
-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jì)其事 其五
-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jì)其事 其四
-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jì)其事 其三
-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jì)其事 其二
-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jì)其事 其一
-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yán)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游輒繼高韻 其三
-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yán)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游輒繼高韻 其二
-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yán)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游輒繼高韻 其一
- 次韻江府判游陽華江丈□春間攜家再來
- 長庚紹興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嘗游陽華后十有二年復(fù)以是月是日從鄉(xiāng)曲諸公再到巖下感今追昔因成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