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這首詞寫別情,是作者少有的不用典故的作品之一。上片寫行客即將乘舟出發,正與伊人依依話別。這時正當初夏,窗前槐樹綠葉繁茂,室外榴花競放,紅艷似火,耀人雙眼,這與室內昏暗的氣氛恰好形成強烈對比。室內黯淡的氣氛來曲折地反映話別者的心情。
“玉人邀我少留行”,不僅是伊人挽留,行客自己也是遲遲不愿離開。“無奈”兩字一轉,寫出事與愿違,出發時間已到,不能遲留。接著繪出江上煙雨凄迷,輕舟掛帆待發,在詩情畫意的描述中宛轉流露出兩人無限凄楚的別情。“柳葉”兩句,承上片“無奈”而來,由于舟行在即,不能少留,而兩人情意纏綿,難舍難分。這兩句,寫臨行餞別時伊人蹙眉而歌,淚如雨傾。這里運用比喻,以柳葉喻雙眉,梨花喻臉龐。“別時”句又一轉,由眼前凄凄慘慘的離別場面回想到當初相見時的歡樂情景,心情更加沉重。末句宕開,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懷的描寫,只說半夜酒醒,唯見月色皓潔,江水悠悠,無限離恨,盡不言之中。
這首詞黃庭堅詞作屬別具一格之作。如“柳葉”兩句,以柳葉和梨花來比喻伊人的雙眉和臉龐,以“皺”眉和“傾”淚刻畫伊人傷離的形象,通俗而又貼切。“槐綠”兩句,例用對句,做到了對偶工整、色澤鮮艷;槐葉濃綠,榴花火紅,“窗暗”、“眼明”用來渲染葉之綠與花之紅,“綠”與“紅”、“暗”與“明” 色彩與光度上形成兩組強烈的對比,對人物形象和環境氣氛起著烘托渲染的作用。
參考資料: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