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騎馬踏紅塵
宋代:趙企
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
人面依前似花好。
舊歡才展,又被新愁分了。
未成云雨夢,巫山曉。
千里斷腸,關(guān)山古道。
回首高城似天杳。
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
故人何處也,青春老。
譯文與注釋
譯文:
騎馬踏人紅塵,再次來到京城,戀人的容貌還像以前一樣如花一樣漂亮。和舊愛的歡聚才開始,又要離別,帶來了新的憂愁。與戀人沒能完成云雨歡會,天就要亮了。
遠隔千里,令人腸斷;翻越穿行于關(guān)山古道之間,回頭悵望京都高城和天際一樣遙遠,如同天外一樣遙遠不可見。滿懷的離愁別恨,都交付給落花和啼鳥。戀人在何處呢?青春在離愁中,已經(jīng)迅速地逝去了!
注釋:
①感皇恩: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雙調(diào)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韻。新愁:此指乍見又別之愁。巫山曉:暗示又將分離。
②天杳:和天際一樣遙遠。也:語助詞。
《感皇恩·騎馬踏紅塵》賞析
詞的上片寫乍逢又別的惆悵,下片寫已別還思的眷戀。全詞描寫了詞人與故人暫聚又別為內(nèi)容,抒發(fā)人生易老、聚少離多的悲苦心情。這首詞在藝術(shù)上,層層渲染。如寫離別,從初別時的留戀之情,到別后的種種離愁,后來的“滿懷離恨”,步步遞進,頗具韻味。
上片寫與故人久別重逢的相聚之歡,但歡不掩悲。內(nèi)容鋪展,井然有序。“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之句,是先寫又回“長安”,重見故人“紅塵”一詞,在這里除了指熙熙攘攘的繁華所在外,也可指隨風(fēng)化塵的遍地落花。這樣一來,其中也便含有歸來晚、春已老的慨嘆;蘊義頗豐。“人面依前似花好”之句可知這個久別重聚的故人應(yīng)是詞中男主人公所愛戀的女子。
“舊歡才展”四句寫剛聚又散、歡中帶悲、悲歡混雜的情緒。“未成云雨夢、巫山曉”這里使用巫山云雨的典故,暗喻男女歡會之情,對多情人偏偏不能常會、歡會時短的情景作進一步渲染,意思是說:與久別的戀人還未能很好地再續(xù)前緣,就被無情的黎明破壞了。
下片抒寫才相逢又分手遠去的悲苦心情。“千里斷腸”三句是寓情于景,凄凄涼涼:迢迢千里作遠別,已令人心痛腸斷;翻越穿行于關(guān)山古道之間,回頭悵望京都高城已不可見,如仙的美人已隔在漠漠云天之外,這更摧人心肝。
“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二句則是直抒胸中的無可奈可之情:把離情別恨交付給落花,交付給啼鳥。這是典型的移情手法,用花自飄落、鳥自啼鳴象征人生聚散無定、一切都由它去吧的消極心緒。
“故人何處也?青春老”句中的“故人”,即詞中男主人公所戀之人:令人系戀難忘的故人如今在哪里?人生苦短,青春華年的離愁的催化下,已經(jīng)迅速地逝去,全詞便在充滿憂傷地對戀人呼喚與思念中結(jié)束。
這首詞風(fēng)格悲涼深沉而渾樸,手法多樣。尤其在布局謀篇方面更具特色,它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緊湊,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層層鋪展,把詞中人悲歡離合的每一個感情節(jié)奏,都強烈地顯示了出來。
趙企字循道,南陵(今屬安徽)人。宋神宗時進士,仕至禮部員外郎。大觀年間,為績溪令。宣和初,通判臺州。仕至禮部員外郎。事跡散見于《宋詩紀事》卷三八、《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二。企“以長短句詞得名,所為詩亦工,恨不多見”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