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散騎常侍東海徐公
宋代:宋庠
徐公真丈夫,不獨文章伯。
江南兵未解,主憂臣慘戚。
公愿紓其難,苦求使上國。
庶獲一言伸,少息苞茅責。
其君驚且嘆,執(zhí)手涕沾臆。
謂言知爾晚,何此忠義激。
天子叱在殿,誚讓雷霆赫。
公亦從容對,曾不渝神色。
仁者必有勇,斯亦古遺直。
書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
所以此詩中,不言公翰墨。
庶警事君心,勉旃希令德。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后徙安州之安陸(今屬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館,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深為仁宗親信。慶歷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與匪人交結,出知河南府,徙知許州、河陽。不久召回任樞密使,與副使程戡不協(xié),再出知鄭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獻。宋庠與其弟祁均以文學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得宋庠詩文,編為《元憲集》四十卷。事見王珪《華陽集》卷四八《宋元憲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傳。 宋庠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元憲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諸書散見的宋庠詩,編定十四卷。另輯得集外詩七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