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歲四月甲申夜紀夢
宋代:宋庠
積雨暗長夜,山行經險巇。
悲風撼林木,崖谷蔽參差。
遠聞豺虎號,鬼燐弄光輝。
十步九失足,中心祗自持。
所適既迢遞,黽勉焉可為。
道旁見明燭,抵宿依茅茨。
開戶念生客,喜逢主翁慈。
暖湯趣妻子,然薪為更衣。
艱難又奚怨,少息非所期。
雞鳴夜將旦,熟寐百無知。
欣戚一以忘,何有安與危。
生死宇宙內,曠懷亦如斯。
聊紀夢中事,誰當賡我詩。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后徙安州之安陸(今屬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館,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深為仁宗親信。慶歷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與匪人交結,出知河南府,徙知許州、河陽。不久召回任樞密使,與副使程戡不協,再出知鄭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獻。宋庠與其弟祁均以文學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得宋庠詩文,編為《元憲集》四十卷。事見王珪《華陽集》卷四八《宋元憲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傳。 宋庠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元憲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諸書散見的宋庠詩,編定十四卷。另輯得集外詩七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