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荊南李學士
宋代:宋庠
逢旦光華盛,登賢命數優。
郎星太微后,史局道山頭。
違咫堯心屋,疏藩禹貢州。
使旟飛隼出,臺札偃波留。
舊賜薰蘭被,新裝彍弩騶。
陜分歌召伯,屠餞寵韓侯。
澤國龍為節,桑郊鹿并辀。
齋中無煨酒,鈴下識輕裘。
鹵簿分賓帟,江山入宴樓。
蜀波余柹盡,楚野惡氛收。
后乘追文學,先春召督郵。
暫稽華黼賜,聊聽昔襦謳。
父子云屏隔,鹽梅寶鉉求。
歸來循吏政,終古冠緹油。
[ 送別 ]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后徙安州之安陸(今屬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館,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深為仁宗親信。慶歷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與匪人交結,出知河南府,徙知許州、河陽。不久召回任樞密使,與副使程戡不協,再出知鄭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獻。宋庠與其弟祁均以文學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得宋庠詩文,編為《元憲集》四十卷。事見王珪《華陽集》卷四八《宋元憲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傳。 宋庠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元憲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諸書散見的宋庠詩,編定十四卷。另輯得集外詩七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