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丈豐父待制荔枝二十韻
宋代:蘇籀
葉實根株尚老蒼,龍鱗皋比貴先嘗。
千林斷送詩騷酒,三絕無逾色味薌。
爛醞恢臺養風骨,涵滋沆瀣結天漿。
怕寒僻處深于越,贄貢無階遇有唐。
蔥郁梧楸共庭戶,風流芝玉秀齋房。
剖緘絳錦紛狼藉,瑩手摩尼可比方。
頳卵鱗皴雄俎豆,雙珠同蒂媚釵梁。
摘憂林薄明朝竭,繆論蕉盧幾許黃。
口腹定非孤寓客,甘腴盡道勝吾鄉。
峽山高詠詩昌白,韶石英風賦予張。
芍藥亦能煩驛置,蒲萄豈必擅西涼。
彈圜金橘差堅久,瑛赤含桃詎可雙。
逆目提籠過阛阓,解頤夢渴吸湖江。
仲宣鴻筆絲綸手,摩詰清才黼藻光。
妙絕揀枝墻欲動,纖攕稱擘侍于傍。
翰林紀績延真賞,縣長繩愆且彌忘。
賜燕行看與懷核,分題今日記升堂。
傷時有似少陵杜,上疏豈惟臨武羌。
深忌河豚恕瑤柱,沈思橄欖過糖霜。
詞情鑒裁俱超卓,促召龍墀獻皂囊。
蘇籀(一○九一~?)(生年據《欒城遺言》:“籀年十有四,侍先祖潁昌,首尾九年”推定),字仲滋,眉山(今屬四川)人,僑居婺州(今浙江金華)。轍孫、適子。以祖蔭補陜州儀曹掾,曾入轉運使幕。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為迪功郎(蘇遲《蘇仲南(適)墓志銘》)。官南劍州添差通判(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以右宣義郎為大宗正丞(《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六八)。十四年,為將作監丞(同上書卷一五一)。十九年,以左朝奉大夫為臺州添差通判(《嘉定赤城志》卷一○)。三十年前后尚在世。有《雙溪集》十五卷、《欒城遺言》一卷。事見集中有關詩文,《敬鄉錄》卷七、《宋史翼》卷四有傳。 蘇籀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雙溪集》為底本。參校明抄殘本(簡稱明抄本,存一至九卷,藏北京圖書館)、《粵雅堂叢書》所收咸豐元年刊本(簡稱粵雅堂本)。輯得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