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司公致書顯上人并遺楮衾詩以贊之併簡都公
宋代:李處權(quán)
緇徒中有人,籍甚初與顯。
是非不掛口,好惡不入眼。
終日但怡怡,言行無可揀。
外相示枯藁,風(fēng)味殊不淺。
初公如鶴長,昂藏誰得管。
今秋忽坐脫,山立不少偃。
顯公方晏如,隨緣自舒卷。
平生三事衲,夏燠冬不煖。
大雅右司公,國器乃瑚璉。
頗敦方外契,淵明亦親遠(yuǎn)。
道術(shù)久相忘,書來敘繾綣。
一被直千金,溪簾浄冰蠒。
邀我置香茗,撫玩不忍展。
而我在家僧,業(yè)習(xí)盡鉏刬。
琴書不療饑,拙生良可莞。
未識(shí)韓荊州,不敏懷媿赧。
向來袖漫刺,到門不及款。
音問復(fù)后時(shí),當(dāng)蒙貸疏懶。
公如驥騰驤,我類鼈跛蹇。
出處固不同,投分悵已晚。
明年壑源春,驅(qū)車望云巘。
載醪問奇字,從公定忘返。
李處權(quán)(?~一一五五)字巽伯,號(hào)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陽)人。淑曾孫。南渡后定居溧陽(《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獲顯仕,轉(zhuǎn)輾各地為幕僚,以詩游士大夫間。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卒于荊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編有《崧庵集》,不傳。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處全收輯遺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崧庵集》六卷。事見本集自序及李處全序。 李處權(quán)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崧庵集》為底本。酌校《永樂大典》殘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編》(簡稱宋人集)本等。新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