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
宋代:李處權
博洽人為史,循良吏得師。
謀謨當啟沃,出處繫安危。
鶚立通丹地,龍章近赤墀。
咨詢唐典故,筆削漢官儀。
結客多青眼,承家最白眉。
浩然無害氣,汪若有容陂。
慎獨仍三省,操危任百罹。
誰嘲玄尚白,自信涅非緇。
俯仰俱無怍,幽明兩不欺。
愛君心匪石,憂國鬢成絲。
劵外真毫末,樊中足坦夷。
閉門因拂袖,展卷代支頤。
遠覽迷千古,高懷自一時。
海非蠡可測,豹豈管能窺。
能事推天祿,威名到月支。
孔融徴已晚,安石起何遲。
不待南飛雁,貪懸左顧龜。
向來鸚鵡賦,此去鳳凰池。
揭揭英靈氣,巍巍柱石姿。
袞衣須我補,霖雨更誰為。
賤子端何者,先生頗識之。
幾年當顧盼,今日倒鑪錘。
解榻徐生入,彈冠貢子知。
青蠅休點污,白璧漫瑕疵。
鍊句終乖律,看書正闕疑。
地偏如有避,交淡欲無私。
瘦馬終千里,寒灰待一吹。
西江如可激,畢命守軒帷。
[ 離別 ]
李處權(?~一一五五)字巽伯,號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陽)人。淑曾孫。南渡后定居溧陽(《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獲顯仕,轉輾各地為幕僚,以詩游士大夫間。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卒于荊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編有《崧庵集》,不傳。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處全收輯遺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崧庵集》六卷。事見本集自序及李處全序。 李處權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崧庵集》為底本。酌校《永樂大典》殘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編》(簡稱宋人集)本等。新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