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送韓簡伯學官于臨浦呈勸其重修西子祠
宋代:王铚
昔游臨浦春正濃,小江縈委如無窮。
花浮千林錦繡幄,舟揚萬頃玻瓈風。
西施故鄉擅佳麗,會稽秀氣藏華秾。
是時山晴見真色,落日西南千萬峯。
今情不盡古情在,恨疊晚粧眉暈重。
恨應但知傾國貌,無人能說亡吳功。
倘非絕態動君意,姑蘇臺上猶歌鐘。
成功未甘歸范蠡,素衣故國寧相從。
文公之孫重端世,袞衣門戶推八龍。
官閑援毫來弔古,溪山頓為開愁容。
謫仙亦賦浣紗石,至今翠絹不停織。
浴池邀伴下瑤池,霑丐越女天下白。
風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當血食。
紅心草葬舊金釵,黃陵廟成新石刻。
霞裙瓊佩無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
一杯流水奠江蘺,苧蘿山前已秋色。
王铚,字性之,自號汝陰老民,汝陰(今安徽阜陽)人。嘗從歐陽修學。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權樞密院編修官(《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三五),纂集太宗以來兵制。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書成,賜名《樞庭備檢》。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續上《七朝國史》等。九年,為湖南安撫司參議官。著有《默記》一卷、《雜纂續》一卷、《侍兒小名錄》一卷、《國老談苑》二卷、《王公四六話》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傳。 王铚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雪溪集》為底本。校以原李盛鐸藏清抄本(傳錄吳石倉校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初渭園藏清抄本(張桐生校本,簡稱初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雪溪詩集》(簡稱小集本)。又據李盛鐸本《雪溪詩補遺》及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