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翁簿以予去饒之日郡人斷橋見留畫圖賦詩見寄因次其韻
宋代:王十朋
我慕鄭子真,躬耕老巖谷。
不慕蘇季子,腰金詫宗族。
失腳落塵網,回頭念幽獨。
向來鴛鷺行,進退慚碌碌。
把麾鄱君國,飲水清灣曲。
緬懷九賢人,痛閔千里俗。
奉揚乏仁風,黎庶因炎燠。
疇能政有成,敢望諾無宿。
厚顔叨祿廩,汗背擁旌纛。
命下忽夔門,諸公孰推轂。
水陸三千里,湖重嶺仍復。
至喜謁文忠,秭歸懷李矗。
鄱人憐老守,去類楚臣逐。
出門橋已斷,擁道頞爭蹙。
初無龔黃政,濫繼秦侯躅。
仇香舊同僚,別寄兩竿牘。
賦詩仍畫圖,開卷宛在目。
清音滿干越,余韻到巴蜀。
我有二頃田,荒蕪雁山腹。
愿畫歸去來,芒鞋事耕育。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出生于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中進士第一,被擢為狀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學教授。王十朋以名節聞名于世,剛直不阿,批評朝政,直言不諱。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