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合肥(今屬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歷知建昌、天長縣,徙知端州,遷殿中丞。慶歷三年(一○四三),拜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四五)。出為京東轉(zhuǎn)運使。七年,改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陜西轉(zhuǎn)運使(同上書卷一六○)。皇祐四年(一○五二),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同上書卷一七二)。嘉祐元年(一○五六),為右司郎中、權(quán)知開封府(同上書卷一八四)。三年,遷右諫議大夫、權(quán)御史中丞(同上書卷一八七)。四年,為樞密直學士、權(quán)三司使(同上書卷一八九)。六年,遷給事中,尋拜樞密副使(同上書卷一九三)。七年卒,年六十四。謚孝肅。有奏議十五卷,今存《包孝肅奏議》十卷。《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