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姚國博知處州分韻得綠字
宋代:林光朝
銅盤白露下,松桂凈如沐。
孌彼菊花團,西風吹醽醁。
長安多別離,此別苦不足。
人物如使君,容易等潘陸。
一自海東頭,清飚起謠俗。
館下欲何言,聯翩如破竹。
功名不徒爾,無乃相迫逐。
雙日訪延英,行矣公勿卜。
括蒼煙雨前,寒光貫巖腹。
大叫出銀甖,邂逅聚百族。
要攜三月糧,所厭惟一掬。
幸心忽開張,何曾畏笑僇。
單父勿長吁,來者猶可續。
道旁有抵璧,天下輕結綠。
一夕洲渚言,令我沉心曲。
[ 送別 ]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謙之,號艾軒,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曾再試禮部不第,往從尹焞游。通六經百氏,從學者數百人,伊洛之學倡于東南自光朝始。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及進士第,調袁州司戶參軍,知永福縣。召試館職。干道五年(一一六九)為祕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歷著作佐郎、著作郎、國子司業兼太子侍讀。九年,出為廣南西路提點刑獄。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廣南東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勞,召拜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四年,為孝宗講解《中庸》稱善,除中書舍人。因封還謝廓然遷殿中侍御史詞頭,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軒集》二十卷(本集宋劉克莊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鄭岳據傳錄本選刊為十卷。事見《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傳。 林光朝詩,以明鄭岳刊《艾軒集》(藏北京圖書館,其中詩一卷)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