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寶塔
宋代:釋印肅
塔本無縫,真如不動。
說此經(jīng)處,涌出虛空。
釋迦多寶,聽說如夢。
東西無二,見見不同。
無剎不收,無色不融。
層層落落,光影重重。
恒河沙劫,盡入其中。
三世諸佛,一法身通。
針札不入,壽量無窮。
目連舍利,常隱于中。
阿育王像,妙色金容。
天龍八部,萬億靈通。
擎山持杵,遍滿虛空。
護(hù)持禮塔,摧滅魔蹤。
顯正寶塔,八面玲瓏。
水火不壞,障毗嵐風(fēng)。
眾生見者,永脫樊籠。
信者施者,功德不空。
無住布施,福德無窮。
住相布施,猶滯途中。
諸佛子等,無功之功。
成如是塔,標(biāo)指宗風(fēng)。
空劫壞時,此塔不镕。
劫火洞然,體若虛空。
究竟涅槃,應(yīng)時體用。
逗機應(yīng)化,無法不同。
皇圖永固,舜雨堯風(fēng)。
郡邑宰僚,祿位高崇。
萬民快樂,五谷盈豐。
狼煙自息,瑞氣和濃。
性相平等,含靈體同。
世出世間,色不異空。
稽首和南,禮塔事終。
干道四年,戊子季冬。
南泉慈化,肅老遺風(fēng)。
法界有情,一切珍重。
釋印肅(一一一五~一一六九),號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六歲從壽隆院賢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開元寺受戒。游湖湘,謁大溈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歸壽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營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肅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卷上《年譜》、《悟道因緣》、《塔銘》。 印肅詩,輯自《普庵印肅禪師語錄》,編為三卷。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八疑:自來殺生祭祀,所有罪業(yè)作何功德而得消滅耶?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七疑:改祭之后,忽遇災(zāi)禍,既已捨神,求誰救護(hù)耶?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六疑:今若改祭,自古已來,還有報驗耶?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五疑:祭祀之家,及彼師巫,得何罪報耶?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圓丘方澤,上下神明,國之常典。云何勸令斷祭,奈太傷國風(fēng)乎?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三疑:家眷死后祭祀,得食不得食耶?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二疑:現(xiàn)見世人病患,祭祀獲安,何言無福耶?頌曰:
- 改祭修齋決疑頌 第一疑:有鬼無鬼,能禍能福耶?頌曰:
- 戒五辛頌
- 誡酒肉慈慧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