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舍人呂丈送大雅東還詩韻奉呈
宋代:汪應辰
典刑寄老成,師友須淵源。
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言行無表襮,卓然中所存。
云雨自翻覆,誰能動毫分。
洗垢既無垢,尚或求瘢痕。
嗟我與徐子,昔也掃公門。
相期膏吾車,從公畢斯文。
汪應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錫,初名洋,登第時高宗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授鎮東軍簽判,召為祕書省正字。九年,因反對議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靜江府、廣州。檜死,召為吏部郎官(同上書卷一七一),未幾,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祕書少監,遷權吏部尚書、權戶部侍郎兼侍講。三十二年,知福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一一)。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書選舉三四之一四)。干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書,尋兼侍讀,因言事多與中貴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學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紀》)。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謚文定(《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內閣藏本摘輯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詩一卷。《宋史》卷三八七有傳。 汪應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簡稱嘉靖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