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先生彥及棣華堂詩韻
宋代:吳儆
大雅久不作,聲色淫鄭紫。
古來非一秦,焚厄故如此。
西都盛經(jīng)學(xué),聚訟自茲始。
建安委道真,典午事玄理。
錦縠蔚云霧,組紃亦信美。
后生不著眼,千古空信耳。
誦習(xí)號(hào)純?nèi)澹瑫邕_(dá)稱高士。
有如富賢賈,多藏不能使。
又如病酒狂,沉酣糟粕旨。
源流日以遠(yuǎn),循襲不為恥。
先生秉大雅,江東今夫子。
持身不夷惠,漫仕無慍喜。
學(xué)術(shù)心自得,筌蹄視經(jīng)史。
蘭舟翼桂楫,巨川端可涘。
我家世從公,公欲出泥滓。
愚不堪世用,非人不我以。
破屋蔭蓬根,春薺老墻址。
寂寞誰肯顧,公獨(dú)不我鄙。
遺之珠玉篇,諄諄說友弟。
直欲障頹波,肯與為茅靡。
觀公用意處,可與召穆比。
弟兄吾手足,父母吾怙恃。
盡此菽水歡,還勝有酒醑。
古來愿為兄,日月不可弭。
圣賢師百世,河海潤千里。
公如大醫(yī)王,一世膏肓起。
吳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備,字恭父,休寧(今屬安徽)人。與兄吳俯講學(xué)授徒,合稱“江東二吳”。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jìn)士,調(diào)鄞縣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縣。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遷知州兼廣南西路安撫都監(jiān)。以親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尋復(fù)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謚文肅。張栻稱他“忠義果斷,緩急可仗。”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