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與斷城北橋以留之公不得已乃回城從間道遁去余干主簿翁君畫斷橋圖作詩二十韻寄侍御求和侍御以和
宋代:喻良能
東嘉老先生,文字繼坡谷。
治饒如京兆,三王豈其族。
政成無一事,澹若處幽獨。
追蹤古循吏,清浄非碌碌。
每以坐嘯余,時出陽春曲。
風流化邦人,吟詠成國俗。
乙酉秋七月,天地正炎燠。
有詔帥夔門,引道不淹宿。
境內聞公行,倉皇守牙纛。
攀轅人填咽,遮道車擊轂。
已去復挽回,出入成重復。
橋斷蜂腰分,巷擁魚鱗矗。
竟從間道去,復許誰追逐。
子母若弟昆,相顧皆嚬蹙。
吾父既往矣,疇能繼英躅。
孟嘗附商船,千古垂簡牘。
偷席廣文氈,使者為標目。
去思聞九重,盛事傳西蜀。
先生美無度,推誠置人腹。
畫圖照人間,斯民記恩育。
喻良能,字叔奇,號香山,義烏(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補廣德尉。歷鄱陽丞、星源令,通判紹興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為建寧府學官。累官國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處州,尋奉祠,以朝請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義傳》等,均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香山集》十六卷。事見《敬鄉集》卷一○、《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關詩篇。喻良能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香山集》為底本。校以《永樂大典》殘本、《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