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江陵張書記送行
宋代:項安世
行行得好辭,忽忽疑晝夢。
朝餐手不釋,夜臥心屢誦。
皎若朱絲弦,清于玉壺凍。
美人家三世,有筆修五鳳。
詩從周漢學,不記梁與宋。
深沉大招賦,汗漫長楊諷。
玄機捩天關,遠思彌禹貢。
詩人例空言,此士有實用。
經權粲衡石,事物森紀統。
上官畏爭執,疲俗感哀痛。
情雖到真核,法必任寬縱。
有才人所難,既老心不動。
藴玉諱求沽,韜弦恥爭中。
自言州縣久,差勝市朝鬧。
歲晚無萬牛,江空偃孤棟。
今年何因緣,諸使忽倥傯。
倒海覓珊瑚,搜山出銀甕。
似聞二星來,約與元帥共。
推君上周行,為國選湯衆。
薦員每如此,物論寧不衷。
泛水拔紅蕖,騰云上青鞚。
所悲賤子遠,不及諸賢送。
投身伴鸮鵬,矯首瞻洛雍。
天乎禍吾宗,伯也困淹訟。
惟君援以手,此德不可頌。
但祈張夫子,早作漢郎從。
展盡黃石書,歸來赤松洞。
此時從之游,必與我伯仲。
項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據本集卷四《內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來”推定),字平甫,號平庵,其先括蒼(今浙江麗水)人,后家江陵(今屬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調紹興府教授。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書省正字,五年,為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南宋館閣續錄》卷九)。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書卷八),移通判重慶府。入慶元黨籍,還江陵家居。開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二二),遷戶部員外郎、湖廣總領。三年權安撫使(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為湖南轉運判官,未上,用臺章奪職而罷。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辭》、《項氏家說》、《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傳。 項安世詩,以《宛委別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為底本。校以清吳長元鈔本(簡稱吳鈔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十三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