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陳阜卿
宋代:王質
巍巍堂堂陳豫章,身長五尺名八方。
千鈞寶鼎薦禘嘗,百圍大木宜宮堂。
迺者從之在建康,抉云望見奎婁張。
一言拓我萬里疆,眇視六合揮八荒。
震靂雷電飛清霜,羣靈錯漠無晶光。
天駟超逸奔絕韁,攙搶斂旗彫赤芒。
鴻鵠之上日月旁,翩翩孤影搖蒼茫。
大兒太史公子長,小兒元和韓侍郎。
夔龍稷契伊傅姜,青天白日雁成行。
眈眈我負千鐘囊,置在公前一鍼鋩。
東齊南楚服晉強,而況胡沈梁江黃。
今我不樂思還鄉,石頭渡口唿歸航。
不獨別離多慨慷,時事關心神轉傷。
一為公歌臣馬良,黃塵蔽人聲不揚。
公何時乎歸廟廊,土囊風怒于菟驤。
煥發海藏龍宮藏,滿朝桂朮參芝香。
三湔三釁我冠裳,只輪小車兩僕將。
不然扁舟下瀟湘,參差孤起橫滄浪。
復欲淮南耕戰場,傍鋤春草臥斜陽。
惠山樹石極蔥蒼,儻來相對高僧房。
[ 離別 ]
王質,字華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號文中子。通生福祚,終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進士第,制策登科,位終寶鼎令。勉生怡,終渝州司戶。怡生潛,揚州天長丞。質則潛之第五子。少負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門。寓居壽春,躬耕以養母,專以講學為事,門人受業者大集其門。年甫強仕,不求聞達,親友規之曰:“以華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揚名顯親,非耕稼可致也。”質乃白于母,請赴鄉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