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上饒徐季益學正
宋代:呂祖謙
吾家紫微翁,獨守固窮節。
金鑾罷直歸,朝飯尚薇蕨。
峩峩李杜壇,總角便高躡。
暮年自誓齋,銘幾深刻責。
名章與俊語,掃去秋一葉。
冷淡靜工夫,藁干迂事業。
有來媚學子,隨叩無不竭。
辭受去就間,告戒意尤切。
典刑自耆老,護持何敢闕。
嗟予生苦晚,名在諸孫列。
拊頭雖逮事,提耳未親接。
徐侯南州秀,少也嘗鼓篋。
示我百篇詩,照坐光玉雪。
因之理前話,講繹霏談屑。
兩都弟子員,家法嚴城堞。
取善則未周,守舊猶有說。
同門風雨散,孤學絲桐絕。
懷哉五馬橋,寒逕尋遺屧。
呂祖謙(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學者稱東萊先生,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復中博學宏詞科,調南外宗學教授。干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嚴州教授。六年,召為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臺州崇道觀。二年,參與朱熹、陸九淵鵝湖之會。三年,召為秘書郎,兼職如前。重修《徽宗實錄》成,遷著作佐郎。先是奉詔編類《皇朝文海》,六年,書成,賜名《皇朝文鑑》,除直秘閣,主管武夷山沖佑觀。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東萊呂太史文集》十五卷、別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輯有《近思錄》。事見《東萊集附錄》卷一《年譜》,《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呂祖謙詩,以宋嘉泰四年呂喬年刻、元明遞修本《東萊呂太史文集》為底本。校以清胡鳳丹輯《金華叢書》本(簡稱金華本)、清胡宗楙輯《續金華叢書》本(簡稱續金華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本),編為一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 磨茶寄羅池一詩隨之后以無便茶與詩俱不往今謾錄于此過眼便焚切勿留
- 后圃石榴初為夏日所暴得秋雨所爛易落雀又從而竊之樹間日以彫疏顧其余尚可侑吾小飲因成一詩而摘取之
- 石季平嘗為于仲模詩改二字后仲模有詩來復用韻報之且慶朋友間漸能琢磨責善追復古風焉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六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五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四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三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二
- 義榮見示和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不曉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見于窮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