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魏東郊
宋代:石介
全魏地千里,雄大視區宇。
黃河為血脈,太行為筋膂。
地靈育圣賢,土厚含文武。
堂堂柳先生,生下如勐虎。
十三斷賊指,聞者皆震怖。
十七著野史,才俊凌遷固。
二十補亡書,辭深續堯禹。
六經皆自曉,不看注與疏。
述作慕仲淹,文章肩韓愈。
下唐二百年,先生固獨步。
投篇動范杲,落筆驚王祜。
四方交豪杰,羣公走聲譽。
一上中高第,數年編士伍。
五命為御史,連出守方土。
事業過皋夔,才能堪相輔。
鳳凰世不容,衆鳥競嘲訴。
獄中饑不死,特地生爪距。
貔貅十萬師,盟津直北渡。
塞上諸勐將,低頭若首鼠。
渴憶海為漿,饑思鰲為脯。
兩手拏人肝,大牀橫牛肚。
一飲酒一石,賊來不怕懼。
帳下立孫吳,罇前坐伊呂。
笑談韜鈐閑,出入經綸務。
匈奴恨未滅,獻策言可虜。
幽州恨未復,上書言可取。
好文有太宗,好武有太祖。
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
死來三十載,荒草蓋墳墓。
四海無英雄,斯文失宗主。
豎子敢顛狂,黠戎敢慢侮。
我思柳先生,涕淚落如雨。
試過魏東郊,寒鴉啼老樹。
丈夫肝膽喪,真儒魂魄去。
瓦石固無情,為我亦慘沮。
石介(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兗州奉符(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嘗講學徂徠山下,學者稱徂徠先生。仁宗天圣八年(一○三○)進士,釋褐鄆州觀察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調南京留守推官,三年代父遠官嘉州軍事判官,旋以母喪歸泰山。慶歷二年(一○四二)召為國子監直講。四年,擢直集賢院,不久通判濮州,未赴。五年卒,年四十一。有《徂徠石先生文集》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為詩。事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四《徂徠先生墓志銘》,《宋史》卷四三二有傳。 石介詩四卷,以清光緒十年刊濰縣張次陶藏影宋本為底本。校以清康熙五十五年燕山石氏刻本(簡稱石本),康熙四十九年徐肇顯刻本(簡稱徐本),清干隆五十七年劍舟居士鈔校本(浙江圖書館藏,簡稱劍本)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