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山
宋代:陸九淵
我家應天山,山高數萬丈。
上開園池美,林壑千萬狀。
山西有龍虎,煙霞耿相望。
寒清漾微波,暖翠團層嶂。
天光入行舟,野色隨支杖。
吾黨二三子,幽賞窮清曠。
引興谷云邊,題名巖石上。
碧桃吹曉笙,白鶴驚春漲。
一笑詠而歸,千載應可尚。
陸九淵(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靜,號存齋、象山翁,學者稱象山先生,金谿(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授隆興府靖安縣主簿,未上,丁繼母憂。六年,服除,改授建寧府崇安縣主簿。九年,除國子正。十年冬,遷敕令所刪定官。十三年,除將作監丞,為言者疏駁,還鄉,講學貴溪象山精舍。曾與朱熹會講鵝湖,論多不合,理學自此分朱陸二家。光宗即位,知荊門軍。紹熙三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四。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賜謚文安。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語錄四卷。其中詩一卷。事見《象山全集》卷三三《象山先生行狀》、清楊希閔編《陸文安公年譜》,《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陸九淵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三《象山先生集》(簡稱小集)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