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副伴
宋代:袁說友
將軍年少時,束髮在行伍。
西方頃多事,二十勇如虎。
一身殆百戰,手足瘡四五。
征行久邊戍,肯憚服役苦。
西陲五十郡,一一經險阻。
一官三十年,銖積僅如許。
我聞中興后,卷甲久未舉。
宿將零落盡,屈指不可數。
政恐據鞍者,驕懦如嬰乳。
時平偶無事,酒肉而子女。
問之行陣事,縮頭而栗股。
有如將軍乎,少小服軍旅。
金瘡歷歷在,末老勇亦賈。
抵掌談世事,忠憤氣如鼓。
愿欲奏君王,臣不知死所。
輕舟明月夜,慷慨聞奏語。
釃酒誓長淮,有力期共努。
歸去覲前旒,此懷須盡吐。
袁說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號東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僑居湖州。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溧陽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國子正、太常寺主簿、樞密院編修官、秘書丞。淳熙間,知池州(《宋會要輯稿》瑞異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提點浙西刑獄改提舉浙西常平茶鹽(《金石補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會要輯稿》食貨七○之八三)。三年,知臨安府(同上書刑法四之九○)。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遷戶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權戶部尚書。三年,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召為吏部尚書兼侍讀,出知紹興府兼浙東路安撫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樞密院事。三年,遷參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尋加大學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東塘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事見本集附錄《家傳》。 袁說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詩七卷)為底本。酌校《永樂大典》殘本。館臣漏輯詩十二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