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季長少卿塵外亭韻
宋代:袁說友
金城玉壘雄西邊,云崖凜凜摩蒼天。
環城萬井四十里,無處著眼江頭煙。
我來登臨重嘆息,搜索勝景披云巔。
結亭百雉上南郭,山川映帶圍桑田。
春風城南細麥好,夏雨城北圓荷鮮。
長瀾四溢去不斷,茂林百種森當前。
朝光下卷西山霧,界天一白如镕甄。
兩年寂寞誰知己,一日邂逅詩中仙。
品題印可喜所遇,瀾翻筆下源流泉。
平山醉翁何以重,一詞一記垂千年。
于今塵外已獨步,壯觀絕致誰爭妍。
癡兒莫苦簿書債,一笑亭上應忘筌。
春來花柳賸遨樂,念我一舸方東遄。
甘棠遺愛定無有,赤壁懷去猶能全。
他年吳蜀問安好,簡繒各寄滄浪篇。
袁說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號東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僑居湖州。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溧陽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國子正、太常寺主簿、樞密院編修官、秘書丞。淳熙間,知池州(《宋會要輯稿》瑞異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提點浙西刑獄改提舉浙西常平茶鹽(《金石補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會要輯稿》食貨七○之八三)。三年,知臨安府(同上書刑法四之九○)。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遷戶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權戶部尚書。三年,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召為吏部尚書兼侍讀,出知紹興府兼浙東路安撫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樞密院事。三年,遷參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尋加大學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東塘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事見本集附錄《家傳》。 袁說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詩七卷)為底本。酌校《永樂大典》殘本。館臣漏輯詩十二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