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誠齋赴江東漕
宋代:彭龜年
愛公喜公去,愛國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節江東路。
停杯與公別,瑣瑣不足疏。
金陵古都會,形勢天所付。
江淮有前蔽,荊楚無后顧。
矯首對山河,亦足發外懼。
錢唐六十年,帖帖泰山措。
繁華視舊都,無復郇瑕慮。
郇瑕僅憂貧,雖貧猶未斁。
安得小范老,前席借一箸。
重畫汴洛謀,起此宴安痼。
金粟互輸送,甲兵更守戍。
去來徜習慣,緩急乃暇豫。
耳聞不如見,公見況超悟。
愿公細平章,心期一言寤。
從此日暮云,不外錦囊句。
[ 送別 ]
彭龜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壽,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授袁州宜春尉,調吉州安福丞。請祠養親,與張栻、朱熹游,學益進。光宗即位,召除太學博士。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遷國子監丞,為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農寺丞,進祕書郎兼嘉王府直講。除起居舍人。寧宗即位,遷中書舍人,除侍講,遷吏部侍郎兼侍讀。以上疏劾韓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慶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職奉祠,五年,以趙汝愚黨追三官勒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贛州,以疾辭。開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肅。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等書輯為十八卷,其中詩三卷。事見《攻媿集》卷九六《忠肅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傳。 彭龜年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殿本)。新輯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