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仲顯赴瓊州
宋代:彭龜年
朔風獵獵搜離思,千山木葉飛東西,山聲互答轟鼓鼙。
日影倒亂摩旌旗,瓊山太守行赤帷,父老出餞相扶攜。
把袂惜別車去遲,仙都散吏挈榼隨,洗醆酌酒歌別離。
別離之歌歌聲希,兒女子態不愿為,圣皇擇守先南陲。
朱崖況復環生黎,黎山插天海四圍,黎人出沒如鬼魑。
兇鯨蚋集不可羈,無異生縛虎與羆,乃令錯處海一涯。
一日萬變藏幾微,趙張縮手龔黃癡,良二千石非公誰。
公行南方易如歸,公舉南事易如攜,向來鹽筴一局棋。
白黑紛亂楊朱岐,公能辨晰是與非,袖有長疏天下知。
口不可惜人可悲,鬼魑虎羆日夜伺,此時此事分安危。
想公再拜辭玉墀,睿意懇惻亦在茲,九重寄公萬里師。
紛紛獄訟不足治,從驲遽聽東南馳,定知召節封金泥。
不然鹽筴更疇咨,服嶺以南公一夔。
與公離別歌此詞,愧不以頌而以規。
[ 送別 ]
彭龜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壽,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授袁州宜春尉,調吉州安福丞。請祠養親,與張栻、朱熹游,學益進。光宗即位,召除太學博士。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遷國子監丞,為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農寺丞,進祕書郎兼嘉王府直講。除起居舍人。寧宗即位,遷中書舍人,除侍講,遷吏部侍郎兼侍讀。以上疏劾韓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慶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職奉祠,五年,以趙汝愚黨追三官勒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贛州,以疾辭。開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肅。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等書輯為十八卷,其中詩三卷。事見《攻媿集》卷九六《忠肅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傳。 彭龜年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殿本)。新輯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