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賦會昌章簿出示假梅
宋代:曾豐
早探梅春南俗慣,今年不料寒裂骭。
梅花索價似太高,雖現幽姿猶匿半。
小小樽前白玉盤,忽移全樹教吾看。
僅高一尺輒崢嶸,纔吐數枝如爛熳。
遠觀不足近視之,始覺是真還似幻。
笑問主人誰所為,疑是女媧殘手段。
鍛石所傳非有方,補天之妙人無間。
滿堂坐客俱眼生,吾其付之一笑粲。
大庾嶺頭春寒空,猶是陽和假相換。
認假為真世所同,莫怪此花渠改觀。
吾將真假一樣看,豈為造化小兒玩。
[ 詠物 ]
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tǒng)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道園學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 曾豐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譌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譌,據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