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唐代:李白
白楊雙行行,白馬悲路傍。晨興見曉月,更似發(fā)云陽。
溧水通吳關,逝川去未央。故人萬化盡,閉骨茅山岡。
天上墜玉棺,泉中掩龍章。名飛日月上,義與風云翔。
逸氣竟莫展,英圖俄夭傷。楚國一老人,來嗟龔勝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憶蘭芳。
王公希代寶,棄世一何早。吊死不及哀,殯宮已秋草。
悲來欲脫劍,掛向何枝好。哭向茅山雖未摧,
一生淚盡丹陽道。
王家碧瑤樹,一樹忽先摧。海內故人泣,天涯吊鶴來。
未成霖雨用,先失濟川材。一罷廣陵散,鳴琴更不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當時唐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碎葉城(今吉爾斯坦境內)。天才橫溢,被譽為謫仙人。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