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洲巖
宋代:曾豐
南中豈無巖,三洲蓋其杰。
朅來五羊初,滿聽行人說。
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蠟。
遙觀似舜峰,迫視疑禹穴。
數(shù)畝腹空洞,十丈口谺豁。
恍焉入其間,眼亂欲生纈。
寬處晃如堂,狹處黝如闥。
彎跧角門隈,屈曲磴道劣。
土膏兀參差,形象鬼塑湼。
人立雙足欹,獸臥半身沒。
斑爛旋洑文,鈎鎖玲瓏骨。
伏撐突如櫨,斜拄岌如梲。
倒懸云乳凝,上熘井花冽。
地空聲殷雷,石鹵色蒸鐵。
暗中漏微明,圓處留小缺。
倒指數(shù)不勝,百怪千萬譎。
游人得娛嬉,造物費(fèi)曲折。
靜言萬物初,含氣如聚沫。
流者氣之融,峙者氣之結(jié)。
時于融結(jié)間,故故出奇絕。
巨靈盤古機(jī),雖妙不容測。
要之幻虛空,無乃等戲劇。
居人玩視之,過客三嘆息。
濂溪艤行舟,眉山稅歸轍。
籃輿相踵來,瀟灑祖無擇。
三公走龍蛇,千載磨歲月。
夫誰四三公,吾學(xué)亦云末。
引杯酌髯丞,未老其勿輟。
朝夕神所游,古今理之窟。
從渠好事人,而酷嗜尤物。
[ 游玩 ]
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jù)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jìn)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tǒng)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guān)詩文及《道園學(xué)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S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譌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譌,據(jù)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