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司理李季牖
宋代:曾豐
天下萬谿山,天上萬星宿。
摸索君胸中,往往無不有。
中原染腥羶,歲月亦云久。
匪伊丁未年,迺我舊陽九。
天運窮斯通,國數奇且偶。
吾皇豈不思,一掃虜之丑。
金甌玉帳人,未問姓名某。
天家地理家,新代無老手。
君才挾兩長,白髮尚藍綬。
高山有誰知,奇貨難自售。
鐘鼎頗灰心,斗升容餬口。
來參清海軍,圜扉草長茂。
諸公類知音,列剡爭上奏。
老驥時所須,那復留上廄。
上穹意難量,往歲機已漏。
星流爛亙長,地震危裂厚。
君嘗步且占,憂盛夷衰候。
虜囚竄歸巢,兇兩迄戡首。
言之若神然,識者其信否。
廟堂二三公,寧不欲相叩。
時哉似難逢,往矣其勿逗。
道合一談間,功成幾年后。
干坤日月新,郡縣版圖舊。
或遇墳而歸,卷藏白云竇。
生前志未酬,身后傳不朽。
傳否兩忘懷,更好李季牖。
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道園學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 曾豐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譌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譌,據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