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馬漕桂巖
宋代:曾豐
岱輿山峩東海頭,招搖山峩西海陬。
兩山相望幾萬里,月桂滿巔花長秋。
羅浮山峩南海岸,道取東西蓋其半。
銜種非資化鶴功,誰其有力移此粲。
廣東使者富民侯,函丈雖褊余清幽。
眼前開闢一混沌,墻角崢嶸小羅浮。
侯睨羅浮吞八九,摩挲縮地挾山手。
雷霆驟下震以驚,赑屃爭前負而走。
羅浮故與蓬萊連,蓬萊新與羅浮遷。
瓊瑤古木葉覆地,玗珠老樹枝參天。
花環實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鰲背。
炎州寖作廣寒宮,鮑肆薰為香積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槧為侯揭殊尤。
一麗山氏一蒼頡,幸自同與造化游,何當同與造物休。
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道園學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S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譌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譌,據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