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嚴子陵釣臺
宋代:曾豐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禮有余。
有才畢愿進朝路,非老誰忍迴田廬。
秦坑學士置勿道,漢嫚大臣視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兩生后二疏。
世祖聰明失之察,待臣少禮多以法。
尚書曾不免牽曳,御史或猶遭撲撻。
尚書御史未足論,位至三公危一髮。
侯霸朱浮僅免歸,韓歆戴涉終見殺。
先生識帝貧賤時,富貴共之理所宜。
云胡召至留不住,無乃平日窺其微。
龍顔之疎顧豈忍,鳥喙所伏那可知。
當初高蹈疑矯世,落后逆觀信知機。
退身不勇公孫賀,明泣危機終自墮。
先生明甚勇如之,天地萬物莫吾挫。
將星群立客星孤,群恐難調孤易禍。
帝坐邊頭睡熟間,夢魂已在桐江臥。
將星炯炯亙今明,不似客星明更大。
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道園學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 曾豐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譌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譌,據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