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富陽宰
宋代:曾豐
秋途琴劍留東坰,午夜齋房發西櫺。
協氣橫流太白嶺,祥光上屬長庚星。
詰朝廉訪太丘長,三千珠履羅芝庭。
誕彌厥月衆所賀,止或尼之豈忘情。
飲君以蜀州竹葉之酒,食君以酈縣菊花之英。
採英探酒非俗事,敢煩素素相卿卿。
既多且旨奉以進,乃賡載歌坐而聽。
酒有香于以卻君之宣髮,英有味于以制君之頹齡。
爬搔黑頭戴大豸,磨切齠齒吞長鯨。
二十四考相唐國,一百六歲侯羅城。
貂蟬何加外望重,鐘鼎不屑初心輕。
拔腳歸尋耕釣盟,割棕為笠藜為羹。
一洗重蓋兼珍腥,吾身吾口已中清。
露頂灑風漱泠泠,更與赤松俱長生。
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道園學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 曾豐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譌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譌,據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