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 讀書亭
宋代:陳文蔚
古人不可見,千卷留遺編。
要非紙上語,至理實參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將何傳。
根本會于一,枝葉數萬千。
博文可約禮,掘井志得泉。
茲乃讀書旨,涵泳當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嘗靜專。
亦勿事悠悠,歲月空推遷。
久而竟純熟,脫落不知然。
衆理斯旁通,如海會百川。
又如庖丁刀,體解牛無全。
超然得我心,枘鑿非方圓。
書在言語后,用起言語先。
唐人資綴緝,漢儒拘訓箋。
記誦日益博,疇知心鑑昏。
祗足騁馳騖,與道實天淵。
瑱山名亭意,難與世人言。
方將屏俗慮,日夕親圣賢。
見聞豈足道,孰是入德門。
隠幾無別事,真趣在窮研。
一旦忽冰釋,花柳春無邊。
此時案上書,始可付蹄筌。
[ 讀書 ]
陳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據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兒七十”推定),字才卿,學者稱克齋先生,上饒(今屬江西)人。曾舉進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從朱熹學。后聚徒講學,與徐昭然等創為豫章學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書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傳記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據)。有《克齋集》十七卷(其中詩四卷)。事見本集明刻本附張時雨《陳克齋先生記述》,明嘉靖《廣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學案》卷六九有傳。 陳文蔚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張時雨崇禎十七年刻本(簡稱張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