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徽州李君博文閣
宋代:陳文蔚
曾參一唯外,相顧了無言。
顔淵但如愚,永謝枝葉繁。
后人謂二子,獨得道之原。
脫落章句卑,統宗而會元。
誰知圣門教,入道固有門。
非博奚反約,溯流乃求源。
顔曾日用功,如海衆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歸本根。
固非求捷徑,大學廢講論。
李君敞高閣,駕言避俗喧。
藏書比鄴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貫穿,目擊萬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干坤。
一旦忽融會,豁然破籬籓。
笑彼習忘子,讀書嘗憚煩。
陳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據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兒七十”推定),字才卿,學者稱克齋先生,上饒(今屬江西)人。曾舉進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從朱熹學。后聚徒講學,與徐昭然等創為豫章學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書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傳記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據)。有《克齋集》十七卷(其中詩四卷)。事見本集明刻本附張時雨《陳克齋先生記述》,明嘉靖《廣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學案》卷六九有傳。 陳文蔚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張時雨崇禎十七年刻本(簡稱張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