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祕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塵土留取功名久遠(yuǎn)看之句分韻賦詩得世字
宋代:崔與之
玉立蓬山巔,聲望高一世。
清秋玉壺露,耿耿無纖翳。
中流屹砥柱,愈激而愈厲。
平生學(xué)古胸,非為資身計。
中邊事方殷,命脈實關(guān)繫。
憂世危明主,誰流洛陽涕。
直諫逆批鱗,言言皆獻(xiàn)替。
胡為厭承明,退飛勇且銳。
有山郁而孤,雄踞虎頭勢。
兆民困科擾,椎剝已無藝。
猩獠叢篁中,跳梁無虛歲。
弄印無以易,要起百年弊。
西風(fēng)吹馬耳,新涼雨初霽。
尺札聞先聲,遠(yuǎn)氓已懷惠。
旌旗簇小隊,畫戟森兵衛(wèi)。
一方覆盂安,中原誰共濟(jì)。
顧我亦漫仕,空山老松桂。
倦悔作歸夢,乞身尚濡滯。
著鞭公已先,脂秣以相繼。
崔與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謚清獻(xiàn),原籍寧都白鹿?fàn)I (今江西省寧都縣黃石鎮(zhèn)營底村),幼年隨父移居廣東增城,故《宋史》載其廣州人,《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紹熙四年(1193)進(jìn)士。授潯州司法參軍,調(diào)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特授廣西提點刑獄。嘉定中,權(quán)發(fā)遣揚(yáng)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端平元年(1234),授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二年,除參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奉祠。著有《崔清獻(xiàn)公集》。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