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三茅堂讀放翁碑易道士設茗
宋代:韓淲
寶山最佳處,突兀三茅堂。
幽襟翫巖穴,散腳登崇岡。
梅亭雖未花,自覺草樹香。
午陰布修干,禽鳥時來翔。
下視江海波,風煙渺茫茫。
貞石披妙詞,摩挲有余光。
吾身已塵土,乃得閑相羊。
羽人復能吟,煎茗邀山房。
意勝神頓適,俗遠慮兼忘。
乃知軒裳縶,自苦升斗藏。
饑餓非難忍,歲月空帝鄉。
揮手下山去,余情滿秋陽。
韓淲(biāo)(1159—1224)南宋詩人。字仲止,一作子仲,號澗泉,韓元吉之子。祖籍開封,南渡后隸籍信州上饒(今屬江西)。從仕后不久即歸,有詩名,著有《澗泉集》。淲清廉狷介,與同時知名詩人多有交游,并與趙蕃(章泉)并稱“二泉”。著作歷代書目未見著錄。史彌遠當國,羅致之,不為少屈。人品學問,俱有根柢,雅志絕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時事驚心,作甲申秋三詩,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