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請南臺偶書
宋代:張方平
紫陽洞中客,水晶宮里人。
一念墮塵世,資本猶天真。
擢質出流俗,抗志凌蒼旻。
邈從逍遙游,浩與恬漠親。
風簫不受調,溪鳥非所馴。
敢希古作者,尚從諸逸民。
犬馬皆有養,況我無天倫。
俛首遂干祿,老先稱過秦。
流遁亡舊守,趨鏘陪薦紳。
驕氣與矜色,湛沒四十春。
市合先縮手,戰酣早收身。
桑榆近頹暮,丘壑慙荒榛。
福兮禍所伏,名者實之賓。
雖嗟負前志,大觀亦同均。
張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知崑山縣。又舉賢良方正,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賢院,俄知諫院。歷知制誥,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頃之,知江寧府,入判流內銓。以侍講學士知滑州,徙益州。復以三司使召,遷尚書左丞、知南京。未幾,以工部尚書帥秦州。英宗立,遷禮部尚書,知鄆州,還為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又轉徙中外,以太子少師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贈司空,謚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事見《東坡后集》卷一七《張文定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八有傳?!埛狡皆娝木?,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樂全集》為底本,校以清吳興陶氏抄本(簡稱陶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季錫疇校本(簡稱季本)。又據《欒城集》等輯得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