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池翫游魚
宋代:張方平
曲池秋水平,虛碧杳澄浄。
有鰋從何來,潛據久已橫。
鼓鬣作波浪,晴景占蘋荇。
貪吞無遺鱗,多折脩荷柄。
西軒因納涼,遶步恣哦詠。
時逢橫水面,氣意殊豪勁。
向非神守嚴,雨霧尋飛迸。
不揆入江海,且與蛟螭競。
暇日唿罟師,搜摝窮泥濘。
潑剌出數尺,怒跳何健輕。
狀丑足涎沫,刀幾嫌腥硬。
遣童放西澤,不死儻知倖。
猶慮持私烹,誠囑煩言令。
去去避鈎網,再獲誰爾諍。
遂取羣小鮮,投中使沿泳。
上游若浮空,眾沈疑落穽。
隊行有孤出,如嫡從諸媵。
忽散何所驚,兩合成相迎。
銜尾既競速,依蒲亦少定。
莊濠念逍遙,嚴溪思隱行。
聊以貽后人,持竿助閑興。
張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知崑山縣。又舉賢良方正,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賢院,俄知諫院。歷知制誥,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頃之,知江寧府,入判流內銓。以侍講學士知滑州,徙益州。復以三司使召,遷尚書左丞、知南京。未幾,以工部尚書帥秦州。英宗立,遷禮部尚書,知鄆州,還為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又轉徙中外,以太子少師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贈司空,謚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事見《東坡后集》卷一七《張文定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八有傳。 張方平詩四卷,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樂全集》為底本,校以清吳興陶氏抄本(簡稱陶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季錫疇校本(簡稱季本)。又據《欒城集》等輯得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