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古杉于劉坑
宋代:陳宓
劉坑有嘉木,根柯鍊青銅。
云是昔參天,森環梵王宮。
陵谷欻遷改,風雷行地中。
于今五百載,漁父忽相逄。
沒淵直下覷,初驚睡驪龍。
玩狎始一探,光怪萬仞虹。
百夫共引綆,婁斷如飛蓬。
一出千尋底,昂然勢摩穹。
伊誰扶大廈,此具信足充。
擬用作津樑,阻滯斷可通。
斧斤一暫試,芬芳四隨風。
胡為久沈郁,反羨爨下桐。
顯晦已千載,有如初植同。
大哉一元氣,運用無時窮。
壽此不朽物,會與齊其終。
陳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師復,學者稱復齋先生,莆田(今屬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門,長從黃榦學。以父蔭入仕。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調監南安鹽稅(本集《丁巳選調》)。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縣(明嘉靖《安溪縣志》卷六)。七年,入監進奏院,遷軍器監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彌遠,出知南康軍。任滿,改知南劍州,創延平書院。十七年,命知漳州,聞寧宗卒,乞致仕。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起提點廣東刑獄,未上,主管崇禧觀。紹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贈直龍圖閣。有《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見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傳。 陳宓詩,以清抄《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飭,但錯漏極多,除少量酌校有關書引錄,大量明顯形誤字、別體字徑改;涉及文義的誤字,改后加校;部分無法確定的錯漏,加校。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