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龍圖歸四明
宋代:釋師范
昔年曾約歸四明,掇鉢共飯莆菜羹。
東園蔬薺幾衰長,望之何以辜斯盟。
鏗鏗小節何足拘,大名當振聲谹谹。
旌旗不動剿胡種,屈伸一臂逾長城。
淮甸既肅四海肅,豐功盛德應難名。
了知八珍與藜莧,清閑富貴但等平。
我罹劫火固無悶,公視晝錦不以榮。
七佛承承竟何據,六祖忉忉空碗鳴。
君不見剎竿頭上鐵龍頭,鴻毛至重山岳輕。
[ 送別 ]
釋師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據《語錄》卷二),號無準,賜號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屬四川)人。九歲出家,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堯首座,請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峽,至荊南見玉泉儼。七年,見保寧無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錢塘,見松源岳于靈隠,往來南山,屢入肯堂充室,棲遲此山六年。繼至吳門謁萬壽無證修,又往西華秀峰依破庵先,往華藏依遯庵演。三年復還靈隠。時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開山廣惠,三年散席,同登徑山。又三年,偕破庵過天童掃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觀,又返徑山。破庵死,訪舊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隨之遷瑞光,皆為首座。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慶元府清涼寺開法。居三年,移住鎮江焦山普濟寺。又遷慶元府雪竇山資圣寺、阿育王山廣利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詔住臨安府興圣萬壽寺。淳祐九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禪師法嗣。有《無準師范禪師語錄》六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粲無文撰《徑山無準禪師行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徑山佛鑑禪師墓志銘》。 釋師范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語錄》中單編的頌古、偈頌、贊等編為三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