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無相和尚歸鄉(xiāng)
宋代:釋師范
同名同號同桑梓,同住江湖亡彼此。
有時同上孤峰巔,有時同下滄溟底。
苦同憂,樂同喜,金博金兮水洗水。
有時捩轉(zhuǎn)鐵面皮,心口全然不相似。
你若住兮我即行,你若行兮我即止。
白日青天轟怒雷,平地?zé)o風(fēng)波浪起。
非不非,是不是,西川大隨,桐城投子。
[ 送別 ]
釋師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據(jù)《語錄》卷二),號無準(zhǔn),賜號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屬四川)人。九歲出家,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堯首座,請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峽,至荊南見玉泉儼。七年,見保寧無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錢塘,見松源岳于靈隠,往來南山,屢入肯堂充室,棲遲此山六年。繼至吳門謁萬壽無證修,又往西華秀峰依破庵先,往華藏依遯庵演。三年復(fù)還靈隠。時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開山廣惠,三年散席,同登徑山。又三年,偕破庵過天童掃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觀,又返徑山。破庵死,訪舊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隨之遷瑞光,皆為首座。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慶元府清涼寺開法。居三年,移住鎮(zhèn)江焦山普濟(jì)寺。又遷慶元府雪竇山資圣寺、阿育王山廣利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詔住臨安府興圣萬壽寺。淳祐九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禪師法嗣。有《無準(zhǔn)師范禪師語錄》六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粲無文撰《徑山無準(zhǔn)禪師行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徑山佛鑑禪師墓志銘》。 釋師范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語錄》中單編的頌古、偈頌、贊等編為三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