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匠監以秘閣知贛州
宋代:魏了翁
西南間氣忠獻公,一生心事天與通。
才高志廣無處著,獨倚衡疑望關洛。
九州風露方漫漫,卷回殘夢歸余干。
惟將一念遺孫子,長與世間立人紀。
宣公端明今在無,我生不識慚非夫。
寧知中歲遇行甫,歷歷典刑猶父祖。
試從微處覘經綸,中邊玉潔無纖塵。
大河滔滔恣羣飲,逡巡獨惜障泥錦。
曉庭戒仗喑無聲,掣纓振鬣時時鳴。
京師邸吏自相語,張公立朝我良苦。
不知書疏何所言,每一論奏人爭傳。
好名之人能遜國,而于豆羹見詞色。
反覆耐看不可瑕,此事無素能然邪。
我從同朝一千日,見公造次皆是物。
寄聲為賀贛州民,朝廷為汝輟爭臣。
卻須更問蕭太傅,中朝外郡誰當慮。
[ 送別 ]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