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偶為木犀有賦遂蒙別駕諸丈光和盈軸因惟晉以后名科第曰折桂兩無相關至近世則又以木犀之別種有巖桂之名其實非桂也遂併為一物輒為二木訟冤
宋代:魏了翁
澹云明露立蒼蒼,不識從來聲利場。
晉士習浮輕興喻,唐人承誤轉周章。
高談天上兔蟾影,卑擬人閑龍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將榮進溷真芳。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