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蜀四十韻
宋代:張詠
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
奢僭極珠貝,狂佚務娛樂。
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
燭影逐星沈,歌聲和月落。
鬭雞破百萬,唿盧縱大噱。
游女白玉珰,驕馬黃金絡。
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慚怍。
禾稼暮云連,紈繡淑氣錯。
熙熙三十年,光景倏如昨。
天道本害盈,侈極禍必作。
當時布政者,岡思救民瘼。
不能宣淳化,移風復儉約。
情性非方直,多為聲色著。
從欲竊虛譽,隨性縱貪攫。
蠶食生靈肌,作威恣暴虐。
佞岡天子聽,所利唯剝削。
一方仇恨興,千里攘臂躍。
火氣烘寒空,雪彩揮蓮鍔。
無人能卻敵,何暇施擊柝。
害物黜貨輩,皆為白刃爍。
瓦礫積臺榭,荊棘迷城郭。
里第鎖苔蕪,庭軒喧燕雀。
斗粟金帛市,束蒭羅綺博。
悲夫驕奢民,不能飽葵藿。
朝廷命元戎,帥師盪兇惡。
虎旅一以至,梟巢一何弱。
燎毛焰晶熒,破竹鋒熠爚。
兵驕不可戢,殺人如戲嚯。
悼耄皆麗誅,玉石何所度。
朱能翦強暴,爭先謀剽掠。
良民生計空,賒死心隕穫。
四野搆豺狼,五畝孰耕鑿。
出師不以律,余孽何由卻。
鄙夫熾蜂蠆,寡術能籠絡。
邊陲未肅清,胡顔食天爵。
世方尚奔競,誰復振謇諤。
黃屋遠萬里,九重高寥廓。
時稱多英雄,才豈無衛霍。
近聞命良臣,拭目觀奇略。
[ 惆悵 ]
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雍熙元年(九八四),遷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轉祕書丞。二年,通判相州。召還,知開封府浚儀縣,出為荊湖北路轉運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給事中,遷戶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興軍。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復掌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四年,知昇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陳州(同上書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張乖崖集》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南宋時增廣為十二卷。事見宋錢易《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三有傳喦。 張詠詩,以《續古逸叢書》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為底本,參校宋咸淳五年伊賡刻本(今存前六卷,簡稱殘宋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曹溶舊藏鈔本(十卷、附一卷,簡稱曹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四十九年呂無隠鈔本(簡稱呂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丁丙鈔補本(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鈔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八年莫祥芝刻本(簡稱莫刻),并酌採清蔣繼功、黃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別稱蔣校、黃校、傅校)。另從《西崑酬唱集》等輯得集外詩五首,附編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