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使君赴任越州十一韻
宋代:張詠
圣皇憂越人,與之求良牧。
矗侯簡帝心,受詔荒東服。
再拜陳苦詞,臣生非碌碌。
未得滅匈奴,雖榮亦為辱。
戎丑方款盟,宸恩倦兵黷。
難展窮北威,遂作東南福。
況有重慎資,足致奸巢覆。
況有明恕懷,可使夷人伏。
行歌煙靄空,坐嘯江山綠。
無憂報政遲,只怕徵還速。
他日遺遠書,幸勿忘蘭菊。
[ 送別 ]
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雍熙元年(九八四),遷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轉祕書丞。二年,通判相州。召還,知開封府浚儀縣,出為荊湖北路轉運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給事中,遷戶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興軍。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復掌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四年,知昇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陳州(同上書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張乖崖集》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南宋時增廣為十二卷。事見宋錢易《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三有傳喦。 張詠詩,以《續古逸叢書》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為底本,參校宋咸淳五年伊賡刻本(今存前六卷,簡稱殘宋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曹溶舊藏鈔本(十卷、附一卷,簡稱曹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四十九年呂無隠鈔本(簡稱呂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丁丙鈔補本(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鈔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八年莫祥芝刻本(簡稱莫刻),并酌採清蔣繼功、黃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別稱蔣校、黃校、傅校)。另從《西崑酬唱集》等輯得集外詩五首,附編卷末。